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8.我被指教,火星灵在巨人中与理解力和意愿之间的中间之物有关,也就是与基于情感的思维有关;他们当中最好的则与思维的情感有关。正因如此,他们的脸和思维行如一体,他们无法在任何人面前装模作样。由于他们在巨人中与此有关,所以大脑和小脑之间的中间区域与他们相对应。对那些大小脑在属灵功能上被联结的人来说,脸与思维行如一体,以致其思维的实际情感从他们的脸闪耀出来,由他们的情感所产生的思维的大致变化通过也从眼睛发出的迹象显示出来。因此,当他们与我同在时,我能清楚感觉到我脑袋的前面部分被拉向后枕骨,也就是说,大脑被拉向小脑。古时,我们地球上的人类从小脑接受流注;那时,脸与人的内在情感行如一体。但后来,当人们开始在脸上掩饰并伪装自己没有感觉到的情感时,他们就从大脑接受流注。关于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脸所经历的变化,可参看《属天的奥秘》(AC 4325-4328)一书。
4763.“就撕裂自己的衣服”表哀恸,也就是说,因真理被毁,或信不复存在而哀恸。我们在圣言,尤其历史部分经常读到人们撕裂衣服;如今这种行为的起源却不为人知。人们也不知道它代表因真理被毁而悲伤。这种行为因以下事实而成为代表:“衣服”表示真理,如前所示(4545节)。在这一章,经上还说,当雅各认出他儿子的外衣时,他便撕裂衣服(创世记37:34),以此表示因真理被毁而哀恸。圣言的其它地方也有类似例子,如亚述王西拿基立所差遣的拉伯沙基出言侮辱耶路撒冷时,王的家宰以利亚敬,书记舍伯那和史官约亚因此都撕裂衣服,把这些话告诉了希西家王;王听见也撕裂衣服,披上麻布(以赛亚书36:22;37:1;列王纪下18:37;19:1)。拉伯沙基所说侮辱的话针对的是神、王和耶路撒冷,因而是神性真理,这一点从这段经文的内义看得更明显。因此,撕裂衣服是为了表达哀恸。
当狂底在王面前念诵耶利米所写的书卷时,经上说,王将书卷扔在火盆中,王和听见这一切话的臣仆都不惧怕,也不撕裂衣服(耶利米书36:23, 24);他们不撕裂衣服表示当神性真理不被接受时,他们不哀恸。当窥探地的人带来迦南地的坏消息,说不利于它们的话时,嫩的儿子约书亚和耶孚尼的儿子迦勒撕裂衣服(民数记14:6)也具有同样的含义;因为“迦南地”表示主的国度,说不利于它的话就是说反对神性真理的虚假的话。当神的约柜被非利士人掳去,以利的两个儿子都被杀了时,有一个人从阵上逃跑,衣服撕裂,头蒙灰尘,来到示罗(撒母耳记上4:11,12),表示对丧失神性真理和神性良善的哀恸。因为“约柜”代表主的国度,在至高意义上代表主自己,因而代表教会的一切神圣事物,“撕裂衣服”表示因丧失神性真理而悲伤;“头蒙灰尘”表示因丧失神性良善而悲伤。
论到撒母耳和扫罗,我们读到:
撒母耳转身要走,扫罗就扯住他外袍的衣襟,衣襟就撕断了。撒母耳对他说,如此,今日耶和华使以色列国与你断绝,将这国赐与你的同伴。我不同你回去,因为你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以色列的王。(撒母耳记上15:26-28)
扫罗撕断撒母耳外袍的衣襟代表撒母耳当时所说的话,即以色列国与他断绝,他将不再是以色列的王。因为“国”在内义上表示神性真理(1672, 2547, 4691节),“王”和“王权”也是(1672, 1728, 2015, 2069, 3009, 3670, 4575, 4581节),以色列国和王尤其如此,因为以色列代表主的王权。关于耶罗波安和先知亚希雅的记载意思也一样:
当耶罗波安出了耶路撒冷,先知亚希雅在路上遇见他,亚希雅身上穿着一件新衣,唯独他们二人在田野时,亚希雅一把抓住自己身上的新衣裳,把它撕成十二片;对耶罗波安说,你可以拿十片。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看哪,我必将国从所罗门手里夺回,将十个支派赐给你。(列王纪上11:29-31)
撒母耳记下同样记载,当扫罗在战争中被杀时,他们撕裂衣服:
扫罗在战争中被杀后,第三天,有一人从扫罗的营里出来,衣服撕裂;当大卫听到扫罗的死讯时,大卫就抓住自己的衣服,把它们撕裂了;跟随他的人也是如此。(撒母耳记下1:1-2,11)
这也代表因那些坚持与仁分离之信的人丧失并抛弃神性真理而哀恸。因为如前所述,“王权”表示神性真理,而杀扫罗的“非利士人”代表持守与仁分离之信的信徒(1197, 1198, 3412, 3413节)。这一点同样从在这一章所作的哀歌(撒母耳记下1:17-27)明显看出来。
当押沙龙杀了他兄弟暗嫩,有风声传到大卫那里说,押沙龙将王的众子都杀了时,大卫就“撕裂衣服,躺在地上。王的臣仆也都撕裂衣服,站在旁边”(撒母耳记下 13:28,30-31)。这样做也是为了代表来自神性的真理被毁,这些真理在内义上由“王的众子”来表示。当大卫从押沙龙面前逃跑时,他遇见亚基人户筛,衣服撕裂(撒母耳记下15:32),这段经文意思也一样;因为在圣言中,王,尤其大卫,代表神性真理。当以利亚将耶和华的话告诉以色列王亚哈说,他将因自己所行的恶而被除尽时,亚哈就撕裂衣服,身披麻布,这段经文意思也差不多是这样(列王纪上21:27)。
撕裂或撕碎衣服代表因丧失真理而哀恸,这一事实从以下经文进一步清楚看出来:
祭司希勒家在耶和华殿里得了律法书;沙番就在约西亚王面前读那书。王听见律法书上的话,便撕裂衣服。(列王纪下22:11)
显然,王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圣言,即神性真理丧失太久,已从他们心里和生活中被抹除了。当主承认祂是基督,是神的儿子时,大祭司就撕开衣服,说,祂说了僭妄的话(马太福音26:63-65;马可福音14:63, 64),这段经文表示大祭司完全确信主说了反对圣言,因而反对神性真理的话。
当以利乘旋风上升,以利沙看见时,以利沙抓住自己的衣服,把它们撕成两片;他拾起以利亚身上掉下来的外衣,用它打水,水也左右分开,以利沙就过来了(列王纪下 2:11-14);那时以利沙把衣服撒成两片,是为了哀恸圣言,也就是神性真理丧失了;因为以利亚代表主的圣言,也就是神性真理(2762节)。从以利亚身上掉下来并被以利沙拾起的外衣代表以利沙延续以利亚的代表,因为“外衣”表示神性真理(参看4677节)。这也解释了为何当进行这种哀恸时,被撕裂的衣服是外衣,这一点从上面所引用的某些经文明显看出来。“衣服”因表示教会的真理,在至高意义上表示神性真理,故若非在哀恸,穿着撕裂的衣服出行是可耻的。这一点从哈嫩向大卫臣仆所行的事明显看出来,因为他将他们的胡须剃去一半,又割断他们下半截的衣服;因此,他们不可到大卫那里(撒母耳记下10:4,5)。
6435.“如永世山岭的渴慕”表直到属天的相爱。这从“永世山岭”的含义清楚可知,“永世山岭”(经上或译为长存的岭,或永世之岭等)是指相爱的事物,如下文所述。“如永世山岭的渴慕”表示属灵教会能达到这爱。在通过圣言的其它经文说明“永世山岭”表示相爱之前,有必要说一说何谓相爱,也就是“约瑟”所代表的属灵教会成员致力于达到的目标。从前面频繁的阐述和说明清楚可知,有两个国度构成天堂,即属天国度和属灵国度。这两个国度之间的区别在于,属天国度的内在良善是对主之爱的良善,其外在良善是相爱的良善。属天国度成员处于爱之良善,而非处于被称为信之真理的真理;因为这真理已完全融入该国度的良善,以致它看上去与良善不可分割。正因如此,该国度的成员甚至无法说出“信”这个词(202, 203, 4448节),因为在他们中间,相爱的良善取代了信之真理。但在属灵国度,它的内在是对邻之仁的良善,而它的外在是信之真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两个国度之间有何区别,以及它们因以下事实而彼此相接触:属天国度的外在与属灵国度的内在通过被称为“属灵层的属天层的居间层而相吻合。因为如前所述,属天国度的外在是相爱的良善,属灵国度的内在是对邻之仁的良善;但相爱的良善比对邻之仁的良善更内在,因为前者源于理性层,而后者源于属世层。不过,尽管相爱的良善,就是属天教会的外在,更内在,对邻之仁的良善更外在,但就像刚才说的,主仍通过一个居间层将这两种良善联结在一起,从而将这两个国度联结在一起。
为了区分属天教会的外在良善和属灵教会的内在良善,我们在下文将前一种良善称为相爱的良善,将后一种良善称为对邻之仁的良善,前几节一直没有研究这种区别。一旦知道这些事,就能阐明“永世山岭的渴慕”,就是以色列对于这个属灵教会的祝福之一,是什么意思,即:属灵国度能上升到仁之良善之上,甚至直达属于属天国度的相爱的良善;这两个国度便以这种方式在一个很深的层次上被联结在一起。这些就是这些话所表示的事。
圣言的先知书部分的许多经文都提到了“大山和小山”;它们在内义上表示爱之良善。“大山”(经上或译为山)表示对主之爱的良善,也就是属天国度的内在;而“小山”表示相爱的良善,也就是属天国度的外在;但在论述属灵国度的地方,“大山”表示对邻之仁的良善,也就是该国度的内在,“小山”表示信之真理,也就是它的外在。要知道,主的每个教会既是内在的,也是外在的,祂的两个国度也是如此。
这就是“小山”(hill,经上或译为山岭、岭、峻岭、冈陵、冈等)的含义,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末后的日子,耶和华的山必为诸山之顶,高举过于万岭。(以赛亚书2:2; 弥迦书4:1)
“耶和华的山”,即锡安,表示主的属天国度,因而表示该国度的良善,也就是对主之爱的良善,由此在至高意义上是指主自己,因为属天国度中的一切爱和一切良善皆属于主。
在圣言的其它地方,“锡安山”也具有这层含义,而它的“冈陵”表示相爱的良善,如以赛亚书:
万军之耶和华也必降临在锡安山和冈陵上争战。(以赛亚书31:4)
此处“冈陵”表示相爱的良善;由于“冈陵”表示相爱的良善,“山”表示属天之爱的良善,就是对主之爱的良善,故经上说“耶和华必降临在锡安山上争战”。耶和华不会在锡安山和冈陵上争战;但是,凡爱之良善存在的地方,为之争战,也就是为那些处于这良善的人争战的,正是主,在这段经文中,“耶和华”是指主。如果祂为锡安和耶路撒冷争战,那是因为它们代表属天教会。这也解释了为何锡安山被称为神圣,为何耶路撒冷也被冠以神圣;而事实上,它本身是不洁、污秽的,这一点从先知书论述它的可憎之事的地方明显看出来:
诗篇:
大山带来和平,小山送来公义。(诗篇72:3)
又:
大山和一切小山都当赞美耶和华!(诗篇148:9)
又:
大山跳跃如公羊,小山蹦跳如羊群的仔儿。(诗篇114:4, 6)
又:
巴珊山是神的山,巴珊山是多岭的山。众山啊,众山的众岭,你们为何跳跃?神渴望住于其中,耶和华也必永远居住。(诗篇68:15, 16)
在这些经文中,“山”表示属天之爱,“岭”表示属灵之爱;很明显,此处不是指山,也不是指岭,甚至不是指那些住在山和岭上的人。
以赛亚书:
各高山各峻岭必有溪水涌流。(以赛亚书30:25)
“溪水”表示良善与真理的认知或知识,经上说它们在“各高山各峻岭”上,因为这些认知或知识是从属天和属灵之爱的良善那里流出的。
哈巴谷书:
耶和华站立,量了大地;祂观看,赶散列族,永久的山崩裂,长存的岭塌陷。(哈巴谷书3:6)
“永久的山”表示属天的上古教会的爱之良善;“长存的岭”表示属于该教会的相爱之良善;前一种良善是它的内在,后一种良善是它的外在。当在圣言中表示该教会时,由于它是上古教会,故经上有时补充“永久”一词,如此处“永久的山”,别处有时用到“永恒之日”(6239节);经上也补充“长存”(everlasting,或译为永世)一词,如此处“长存的山岭”,以及在以色列所发的预言中:“永世山岭的渴慕”。由此可见,“永世山岭”(经上或译为长存的岭,永世之岭等)表示相爱的良善,这良善属于属天教会,或主的属天国度。
在摩西五经,就是摩西对于约瑟所发的预言中也是如此:
得东方诸山的初熟之物,永世之岭的宝物……愿它们都临到约瑟的头上。(申命记33:15, 16)
以赛亚书:
大山小山必发声歌唱,田野所有的树木也都拍掌。(以赛亚书55:12)
约珥书:
到那日,大山要滴下甜酒,小山要流着奶子,犹大的一切溪流都有水流。(约珥书3:18; 阿摩司书9:13)
以西结书:
我的羊在众山和各山岭上流离;在全地面上分散。我必使他们和我的山四围成为福源;我必按季节降雨。(以西结书34:6, 26)
耶利米书:
毁灭者来到旷野的一切山岭上;耶和华的剑尽行吞灭。(耶利米书12:12)
在这些经文中,“山”表示属天之爱的良善;“小山或山岭或岭”同样表示这些良善,只是等级比较低。
由于“大山或山”和“小山或山岭或岭”表示这类事物,故在古教会,他们的神性敬拜也在大山和小山上举行;后来希伯来民族在大山和小山上筑坛,在那里祭祀焚香;在没有小山的地方,他们就筑起高地。不过,该敬拜由于以下事实而变成偶像崇拜,即:他们认为这些大山小山本身是神圣的,根本没有思想它们所表示的神圣事物,故以色列和犹太人民被禁止举行这种敬拜,因为这些人比其他任何人民都更倾向于偶像崇拜。然而,为了保留古时所存在的对大山和小山的这种代表,锡安山被选中,它在至高意义上代表主的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在相对意义上代表祂国度中的神性属天层和神性属灵层。
由于大山和小山表示这类事物,所以亚伯拉罕被吩咐在摩利亚地的山上把他的儿子献为祭;摩西也是在一座山上看见主,律法也是从一座山上被宣告;因为祂在何烈山上向摩西显现,律法在西乃山上被宣告;另外,耶路撒冷的圣殿也是在一座山上建的。
这些人在大山小山上举行神圣敬拜,后来外邦人,以及偶像崇拜的以色列人和犹太人在大山小山上献祭和焚香,是一种古老的宗教仪式;这一事实明显可见于耶利米书:
你的淫行、你的嘶声,就是你在田野的小山上所犯淫乱的恶事,你那些可憎恶之事,我都看见了。(耶利米书13:27)
这论及耶路撒冷。以西结书:
他们被刺死的人,倒在他们祭坛四围的偶像中间,就是各高冈、各山顶、各青翠树下、各茂密的橡树下。(以西结书6:13)
耶利米书:
你在各高冈上、各青翠树下屈身行淫。(耶利米书2:20; 3:6;列王纪上14:23; 列王纪下16:4; 17:10)
由于拜偶像是在大山和小山上举行的,而大山和小山在反面意义上表示属于自我之爱的邪恶;如耶利米书:
我观看大山,看哪,它们尽都震动,一切小山也都摇来摇去。我观看,看哪,无人,天空中所有的飞鸟也都逃掉。(耶利米书4:24, 25)
以赛亚书:
一切山谷都要抬高,一切大山小山都要削低。(以赛亚书40:4)
同一先知书:
看哪,我已使你成为又新又尖锐的打谷器;你要把山岭打得粉碎,使冈陵如同糠秕。(以赛亚书41:15)
又:
我要使大山小山变为荒凉,使它们其上的一切草木都枯干。(以赛亚书42:15)
弥迦书:
惟愿你们听耶和华的话!要起来与大山争辩,使小山听见你的声音。(弥迦书6:1)
耶利米书:
悖逆的诸山啊,我的百姓作了迷失的羊,他们的牧人使他们走差路。他们从大山走到小山,竟忘了安歇之处。(耶利米书50:6)
还有其它经文,如耶利米书(16:6),那鸿书(1:5, 6)。
“大山”和“小山”之所以表示属天和属灵之爱的良善,是因为它们拔地而起的地方,高高拔起的地方表示属于天堂的事物,在至高意义上表示属于主的事物。“迦南地”表示主的天国(1607, 3038, 3481, 3705, 4240, 4447节);因此,那地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灵义,它的大山小山表示“高高”的那类事物。当属于属天教会的上古之人上一座大山时,他们会思想高度,并通过高度思想神圣事物,因为经上说耶和华或主住在“至高之地”,还因为“高”在灵义上是指爱之良善(650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